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烛邹亡鸟文言文翻译(烛邹亡鸟的道理)

烛邹亡鸟文言文翻译(烛邹亡鸟的道理)

longhaowen2022-10-22 11:27:03古诗词34
原文 齐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③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④,请数⑤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⑥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⑦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⑧矣。” 注释 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此指捕鸟。 主:掌管,主管。 亡:逃走。 罪三:三条罪状。文言文中数词作定语常放在中心词之后。 数:列举。 是:做代词,此,这。 故:原因,缘故。 闻命:接受命令或教导。 译文 齐景公喜欢捕鸟,命令烛邹掌管捕来的鸟,但是鸟逃走了。齐景公非常生气,下令让官员处死烛邹。 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举他的罪状,然后按照罪名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 晏子于是召来烛邹,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状,说:“烛邹,你为我们的君王鸟,却让鸟逃走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让我们的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这件事,会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状。烛邹的罪状已经列举完毕,请处死烛邹。” 齐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接受你的教导。” 文言知识 说“是”:“是”的本义是“正,直”,如《说文》:“是,直也。” “是”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指“此,这”,作代词。如上文中的“是罪一也”,“是”指代“主鸟而亡之”这件事。 指“对的,正确的”,作形容词。如《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又如,成语“是非曲直”。 指“赞同,认为正确”,作动词。如成语“是是非非”,第一个“是”作动词,第二个“是”作形容词,意思是“赞同对的,否定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作助词,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人物故事 齐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在位58年。 早年的齐景公非常勤政,善于纳谏,梦想着能光复齐桓公的霸业。在他的治理下,齐国得以强盛一时。 后来的齐景公生活奢侈,贪图享乐,致使百姓怨声载道。 《论语·季氏篇》中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这就是对齐景公的评价。 后期的齐景公不再从谏如流,而是忠臣和奸臣并用。他既需要晏婴、司马穰苴为他治国安邦,又离不开梁丘据、裔款的阿谀奉承。 下面讲述一则齐景公的故事。 齐景公夜宴 一天,齐景公饮酒到晚上,余兴未尽,就驱车去晏子家继续喝。 侍卫敲晏子家的门,说:“快开门,国君来了!” 晏子连忙穿好朝见国君的礼服,站在门口问道:“是不是诸侯入侵了?是不是国家出事了?国君为何半夜三更到臣的家中?” 齐景公说:“酒味香,音乐美,愿与先生共乐之!” 晏子说:“宫中自有摆设酒宴的人,臣不敢参与这类事情!” 齐景公知道晏子为人正直,于是说:“去穰苴将军家去喝吧!”侍卫又去敲穰苴的门。 穰苴全副武装,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问道:“是诸侯兴兵入侵了吗?是大臣有叛乱吗?国君为何半夜三更到我这里?” 齐景公说:“酒味香,音乐美,愿与将军共乐之!” 穰苴说:“宫中自有摆设酒宴的人,臣不敢参与!” 齐景公自讨没趣,便吩咐左右,驱车到大臣梁丘据家。 梁丘据听说国君来了,赶快开门,亲自奏乐,陪伴齐景公饮酒。 齐景公喝得大醉,说:“好高兴呀!今天我饮酒,没有晏子,穰苴这样的人,国家如何治理?没有梁丘据这样的人,我如何寻欢作乐?”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出处 西汉·刘向《晏子春秋》 启发与借鉴 晏子在齐景公因为亡鸟而盛怒之时,没有直接劝谏,而是列举了烛邹的三条罪状,间接委婉地提醒齐景公处死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齐景公因此改变了主意,烛邹也逃过一劫。 晏子在这件事情上展现出了高超的语言技巧,同时他的镇定自若,才智过人也令人赞叹不已。 人与人交流需要掌握适当的技巧,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需要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方式。有时需要直言不讳,而有时旁敲侧击反而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好文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文链接:https://haowen.longge2021.cn/post/30880.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