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静夜思李白思念的是谁(静夜思古诗的意思及赏析)

静夜思李白思念的是谁(静夜思古诗的意思及赏析)

longhaowen2022-10-21 07:18:04古诗词18
 我认为,李白的《静夜思》不仅仅是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为大家解读。 静夜思 一、李白《静夜思》的写作背景及我们通常的理解。   25岁的这年秋天,李白在扬州大病一场,期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对这首诗,我们通常解读是:表达了诗人李白客居外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但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李白所想表达的意思远不止如此! 静夜思 二、从李白写《静夜思》之前的经历看,治理天下才是他心中追逐的梦想。   李白成名比较早,14岁就已经有多篇诗赋广为流传,并受到了社会名流的追捧。   少年得志、志存高远的李白下决心将自己的文才武略全部贡献给国家。   23岁时,李白决定游历天下,寻求施展自己治国安邦抱负的政治舞台。离开家乡前,他留下了豪言壮语《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诗词前六句都是描写家乡的美,表达了李白对家乡的依恋。最后两句说:别怪我不留恋故乡,我有更伟大的理想需要实现。   十年后,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对此的解释是:“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三、从李白写《静夜思》期间的经历看,他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后,发现梦想与现实落差巨大,李白的自信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他的《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与《静夜思》几乎是同时的作品: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锺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这首五言诗,非常清晰的表达了李白当时壮志未酬的抑郁心情,及对家乡和亲朋的无限眷恋。   现实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年轻气盛李白的身上,让他对自己的选择及前途产生了怀疑。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四、从李白写《静夜思》之后的经历看,故乡是他回不去的地方。   30岁左右的李白没有就此退却,还一直梦想着自己能衣锦还乡,就如他在七绝《越中览古》所述: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前两句,很明确的表达了李白对“义士”们衣锦还乡的仰慕和向往。   李白千方百计博得唐玄宗对他的亲睐,终得以供奉翰林。然而,污秽的官场与他心中的“白月光”天差地远。同时,唐玄宗仅把李白当做御用“写手”,并没有真正委以重任。   李白追逐多年的梦想被现实撕成碎片,于是黯然辞官。   当年背井离乡时留下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怎么好意思回去呢?因此,李白一生都没有回过家乡! 李白一生都没有回过家乡 五、《静夜思》表达了李白壮志未酬,无颜面对故乡的矛盾心情!   我们回头来看李白当时的《静夜思》:   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睡不着,有心事——多数还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和抉择而烦恼。   第二句,说明天气比较冷,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与李白当时的心境类似——旅居外地,久病不愈,孤苦无依,又一事无成。   第三句,李白的思绪飘向远方——天上的月亮就是他心中追求的梦想,却遥不可及。   第四句,李白思绪回到残酷的现实——离家时留下豪言壮语,此刻却踯躅不前,自己该如何面对故乡,又该如何向父老乡亲交代?   综上所述,从李白当时所处的人生境遇看,《静夜思》表达了他心怀壮志,却又发现前途渺茫,在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自己无颜面对故乡的矛盾心情。 李白无颜面对故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好文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文链接:https://haowen.longge2021.cn/post/27582.html

分享给朋友:

“静夜思李白思念的是谁(静夜思古诗的意思及赏析)” 的相关文章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2022-09-03 06:27:46
如梦令·自题生照2022-09-07 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