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人追思的词句

古人追思的词句

longhaowen2025-10-26 03:29:28古诗词134

1. 古代追思逝世者的诗词

1.《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葛生

——诗经·唐风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2.

《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衣

——诗经·邶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3.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

月夜,短松岗。

4.悼亡诗三首(其一)

作者: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5.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作者: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6.

遣悲怀

作者: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宅。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7.为薛台悼亡

作者: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

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

月冷空房不见人。

8.沈园二首

作者: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9.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作者: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10.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作者: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11.悼亡诗

作者: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2. 悼念亲人或思念方面的古代诗词歌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3. 悼念亲人或思念方面的古代诗词歌赋

苏轼是唯一给老婆写诗的人 王弗: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四川眉州青神县的岷江畔,有一片苍翠挺秀的山岭,这就是被南宋范成大称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中岩山。

进入山中不久,就可以看到一方由山泉汇集而成的清池。表面上,除了池水较深较冷之外,并无任何独特之处。

但奇怪的是,如果你临池拍手,池中游鱼就会循声游到岸边。此时再看池边石壁上的“唤鱼池”三个大字,才知道这个名字是如此贴切而富有灵性。

而这三个字正是苏轼所题。 当年进士王方召集乡贤名士在池边聚会,想为这个水池取名。

正在山中读书的少年苏轼以“唤鱼池”中选,并即席挥毫写下这三个潇洒的大字。苏轼的才华赢得了王方的喜爱,几经周折,王方将爱女王弗嫁给了苏轼。

仙山清池,佳人才子,这个美丽的故事为本来就美丽的山川增色不少,让壁上的清泉至今每每低语不止。 王弗性格“敏而静”,作为进士之女的她开始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知书。

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则在旁边终日不去。后来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反倒给予提醒。

好奇的苏轼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都能答上来,顿时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在苏轼与访客交往的时候,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结果无不言中,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然而好景不长,情深不寿,王弗年仅二十七岁就病逝于京师,让苏轼悲痛万分。此时苏轼母亲程氏已经去世。

苏洵对苏轼说:“王弗跟着你很不容易,将来要将她安葬于她婆婆的墓边。”谁知未及一年,苏洵又卒于京师。

于是苏轼兄弟护丧回家,将王弗也葬于其翁姑墓侧。 十年之后的一个夜晚,苏轼又在梦中见到了王弗,醒来伤感不已,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记梦》,这是近千年以来写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动人的词章之一。

全词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夫妻之间生离死别最撼人心魄的一幕。据说用词来写悼亡,苏轼是首创,这一首创,却成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这固然是因为苏轼才高学深,但更因为他和王弗之间有着真挚的感情。

只是鲜有人知道,这份感情的最初,却是那隐藏在山林深处神秘的唤鱼池。 王弗随翁姑葬于眉州安镇乡可龙里的山中。

据说附近有一泓山泉,经常有一个白发老翁卧于泉上,只能远看,人一走近,他就隐身于泉里,所以泉水又叫老翁泉。苏辙晚年写诗:“老人寄东岩,萧然四无邻。

八尺清冷泉,中有白发人。婆娑弄明月,松间夜相宾。”

就是指的此事。 苏轼有诗句:“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种树很多的缘故,这一片山林中的苏家墓地到了后来竟怎么也找不到了。明代广东人许仁到眉州做太守,多次率人按图索骥去山里寻找苏洵墓,却一度次次徒劳而返,让他慨叹:“青山难觅先贤墓,白发重逢此寺僧。”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眉州太守金一凤也带着士绅遍寻山野,最后进入一片寸步难行的荆棘林,当他们斩去杂草丛荆时,苏洵等人的坟墓终于显现在眼前,只是早已碑志剥蚀苔封叶积。金一凤感伤世间博学闻达之人,身后却落得如此光景。

于是他捐囊封土,筑墓建祠,即今所存的“苏坟山”。这里是苏轼“更听潇潇风雨哀”的地方,也是让他在异乡“无处话凄凉”的地方。

可为凭吊者识。 王润之: 泛泛东风初破五。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 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蝶恋花》 苏轼的第二个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起王弗和朝云来,王闰之的名气最小。她的才干见识也许比不上王弗,但也是一个贤淑的妻子。

王闰之也先于苏轼去世,让苏轼再遭打击,“泪尽目干”。王闰之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

苏轼“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王润之惊怖之下,担心那帮小人还会从诗文中找出苏轼的罪状,于是把苏轼的诗稿焚毁。这件事也成了千百年来喜欢苏轼的人们心中一个永难弥补的遗憾。

尽管如此,王闰之也并非没有艺术细胞。苏轼一家在汝阴的时候,一天晚上,堂前梅花盛开,月色鲜霁,王润之叫苏轼请朋友到花下饮酒,她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

苏轼大喜说:“我还真不知道你会诗。刚才你说的话,真是诗家语言。”

所谓真诗在民间,并不会写诗的王闰之不经意间却说出了富有诗意的语言,给了苏轼灵感,让他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王闰之性格柔顺贤惠。在黄州的时候,苏轼心情郁闷,而小孩还在他面前牵衣哭闹,苏轼要发火,王闰之开导苏轼说:“你怎么比小孩还痴,为什么不开心点呢?”苏轼听后正有所感愧,王闰之又洗涤好酒杯放在他面前。

这件事被苏轼写进了诗里。在黄州苦涩艰辛的岁月中,有贤妻如此,对苏轼来说是一种大安慰。

在王闰之过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并作上述的《蝶恋花》纪事。

4. 悼念去世弟兄的诗句

手足情深做古人, 何时把酒续今缘; 为我留个好位置, 阴世重逢齐投胎。

轻声呼唤点头应,

瘦弱身躯倚怀中。

淡月披纱眠万物,

残阳刹那熄灭惊。

为人一世独忠厚,

磊落天生两袖清。

但若君身如故志,

明存傲骨侯新风。

(定风波)

入秋衣衾总觉冷,

鹦鹉喜鹊竟悲声。

莫道同心金利断,

留恋。

愿抱吾兄唱大风。

大化迁流孰能停,

辩证,

此赴泉台水更清。

手足今朝成残缺,

悲切,

浊泪和酒送尔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好文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文链接:https://haowen.longge2021.cn/post/112669.html

分享给朋友:

“古人追思的词句”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