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露珠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现 呈现 出现)在我的眼前。
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百颗……啊!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 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 哺育 培育)儿女一样地滋润着禾苗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
它不像暴雨那样挟带风雷闪电以(夸耀 显耀 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 残忍 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
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
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把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⑴ 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于:___________ ⑵ 又为人们所喜爱。
为:_____________4、“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中“露珠精神”是指_________2.海滨的夏夜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夜明星。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写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
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
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比一比,组成词: 辉( ) 透( ) 坚( ) 幻( ) 晖( ) 绣( ) 竖( ) 幼( )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柔和──( ) 朦胧──( ) 仿佛──( ) 坚实──( ) 3、“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
⑴ 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呆了”的意思。( ) ⑵ “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
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名意不变。( ) ⑶ 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 ) 5、美丽的晚霞,生动的描写。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描写十分生动传神,请写在下面,读一读,背一背。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仙企鹅登陆 澳大利亚著名的菲利浦岛因为有仙企鹅登陆的奇观,成了一处游览胜地。 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
它小巧玲珑,饶有风趣,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可爱。它退化了的短小双翼,不能带动身躯在天空中飞翔,却能在水中游泳。
它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加上它那洁白的胸脯和深灰色或黑色的背部和头部,活像穿着燕尾服的西方绅士。 夕阳西下,海滩上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地站在海滩的两边,海滩上留下了一条通道。
岸上配有的照明灯一亮,就可看见第一只仙企鹅出现在惊涛骇浪之中,这个“总领队”首先游到岸边,在海滩上左顾右盼一番,然后回头引领“众弟兄”大摇大摆地鱼贯上岸,每队约有50只,在后面排成三列纵队,整整齐齐,像训练有素的士兵。队伍排好后,总领队“嘎嘎”一声。
楼上的太懒了吧!提问者,你好哈!请看看偶的答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班级 姓名 等第 (一)说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 资本论 辛勤劳动40年 读了大量书籍 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写 史记 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 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给短文第三小节缺少标点处加上合适的标点。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变拙为巧: 。
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
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 、、5、关于“勤奋”的 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 ,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 。
少壮不努力, 。 知识在于积累, 。
(二)最早的镜子是水面,后来人们发明了青铜镜。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
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还销往日本、朝鲜等。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这里的“以铜为镜”指的便是青铜镜。
在埃及,也很早就有青铜镜了。此外,欧洲人曾造过银镜,俄国人制造过钢镜。
然而青铜镜毕竟太过晦暗,银镜太贵,钢镜又太容易生锈。现在人们使用的这镜子,都是又亮、又大的玻璃镜。
1、上文说明的中心是( )。A、青铜镜 B、各种镜子 C、镜子的历史2、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下面镜子的特点。
①青铜镜 ②银镜 ③钢镜 ④玻璃镜 3、上文是按 的顺序介绍这几种镜子,详细说明的是 。4、“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三)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我一直记得少年时读过的一则故事: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在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赶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黄昏玩打仗时被派到街角站岗的,他的指挥官说,没有命令,不能撤退。
现在夜已深了,其他孩子都已经回家。于是妇女就劝这个孩子回家,但执拗的孩子坚持要接到命令才回去。
无奈中,她想到请一位军人帮忙。军官没说什么,迈着军人的步子走到孩子面前,敬了一个军礼,说道:“你已出色完成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
孩子信服地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军礼,欢跳着离去。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
世界,因为信守许多大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深情。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想一想,写下来。(不少于50字)(四)舍弃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葛第士以非常巧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e)上打了一串结。
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将绳结打开。
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西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
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
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
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
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往往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1、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① ② ③ 2、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用“——”画出来。
3、亚历山大剑砍绳结,你认为他舍弃的传统思维方式是怎样的?4、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掉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5、写出近义词。舍弃——( ) 果然——( )果断——( ) 蕴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班级 姓名 等第 一、雾灵山在北京市东北,河北省兴隆县境内,巍巍耸立着京东第一峰——雾灵山。
‖雾灵山是一处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她以天然不饰的自然景观和其特有的世外野趣,给人以神秘和朦胧的美感。
雾灵山凝翠叠绿,是个绿色的世界。
有啊。
.数学.语文的都有。是我们学校的,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个版本的教材啊语文: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gǔlìxiányíbǔrúxiāohuǐ()()()()qíqūyóuyùlínglóngtītòu()()()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瑰()檐()娱()斩()魄()瞻()误()惭()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4分)1、临:A、到,来;B、挨着,靠近;C、照着字画模仿;D、将要,快要身临其境()居高临下()双喜临门()临别赠言()2、却:A、推辞;B、后退;C、去,掉;D、表示转折好意难却()难以忘却()望而却步()似有却无()四、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再接再()临危不()披()斩棘大义()然不屈不()()盆大雨安然无()()断丝连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4分)1、读书破万卷,。——杜甫2、书犹药也,。
——刘向3、,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4、读书有三到,谓。
——朱熹六、默写古诗《泊船瓜洲》(4分)泊船瓜洲七、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6分)(1)我整整等了两个小时左右,他才到了。
(2)黑板的上方挂着“先进班集体”。(3)好(hào)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
八、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1、小鱼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
()2、一排排白杨树像士兵一样挺立着。()3、这巴掌大的土地,养活了千万劳苦人民。
()4、迎着温暖的春风,带着迷人的微笑,迈着轻盈的步子,我快乐的走着。()阅读理解(30分)七、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12分)丽江人民怀念他1996年2月3日,一场七级大地震(震动震撼)了美丽的云南丽江。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漓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极其(严重惨重)的损失。
//那天,丽江县公安局刑警队长和贵华正在五台办事处民治村调查情况。地震一发生,他就招呼人们赶快离开房子占到安全地带。
这时他发现,一幢即将倒塌的房子里,有三个孩子哇哇直哭,他马上冲进去,一手抱着一个跑了出来。回头看时,只见剩下的男孩子还呆在屋里大哭,他再次冲进屋里。
眼看房子已经开始倾斜,周围的人们大喊:“不能进去!不能进去!”可和贵华义无反顾,他跨进屋,抱起男孩子就往外跑。刚迈出两步,房子轰然倒塌下来,和贵华赶忙把孩子搂在怀里,用身体(挡住遮住)砸下来的屋架和瓦片……孩子得救了,而和贵华因伤势太重,献出了年仅三十二岁的生命。
//和贵华牺牲后,数千名群众排着长龙似的队伍,自发地为他送葬,人们为失去这样的一位好警察而悲痛。//1、这篇文章是按()的顺序叙述的。
按分好的段落,归纳第二段的段意:(3分)2、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3分)3、在文章划去一个比喻句。
(2分)4、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八、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8分)羊吃草的启示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红彤彤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
瞧,它们那幅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地上,鼻子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
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dài)的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的晚风中躺下来,“反刍”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要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呀!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是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的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反刍”,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分)专心致志:永不倦怠:2、将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3、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羊是怎样吃草的句子。
(2分)4、联系文章理解句子。(8分)(1)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在这句话里,“嫩芽”指,“土香草”指这句话的意思是:(2)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的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反刍”,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在这句话中,“草根”、“草茎”指,“反刍”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5、读了这篇短文,你从羊吃草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评价样卷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开发中心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02*4.57.8*6.9+2.2*6.95.6*0.258*(20-1.25)二、计算下面各题。
2.95*5.41.43*0.6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6.84÷0.367.9÷0.3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三、解下列方程。3x-48=725.9x-2.4x=7x÷2.6=0.8四、填一填。
1.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循环小数0.72727…,是()。2.小兰家养了a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只数的3倍还多2只。
养了()只白兔。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5厘米,腰是a厘米,高是b厘米。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4.一个。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一)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二) 学习目标: 认识2个生字。
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之后小组内交流。 ◆读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用“——。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实验教材) 积累应用 一、书法乐园 1.读拼音写词语。
zōu yóu jìng yù jí cú ài mù ǒu duàn sī lián ( ) ( ) ( ) ( ) ( ) 2.抄写下面一段话,做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二、我的发现 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挑(tiǎo)拨 埋葬(zhàng) 便(pián)宜 灵魂(hún) ②沮丧(sàng) 诵(sòng)读 诱(ròu)惑 处(chù)理 ③支撑(chēng) 磨(mó)难 即(jí)使 珍藏(cáng) ④湖畔(pàn ) 鱼腮(sāi) 哺(pǔ)乳 环绕(yào) 2.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把错字改正过来写在括号里。 ①分辩 皎洁 钩鱼 垂头丧气 ( ) ②过虑 丝绸 鱼钓 络绎不决 ( ) ③争辩 惧怕 竹竿 安然无样 ( ) ④燥音 告诫 笔杆 豪不犹豫 ( ) 3.读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并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话。
(1)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三、词句积累。 1.照样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 依依不舍 从上面词语中选择两个自己喜欢的造句。 2.根据意思,填写上句或下句。
① 虚心万事能成, ② ,处处细留心。 课外积累的名言警句。
3.课内外积累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四、交流平台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你能总结一下,填写下面的表格吗?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 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 等级 阅读思考 课外赏析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 以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的戏剧 诗歌 小说 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西藏并恶性发作了,那年他才40岁。 看见雨果发青的脸色,沉重的喘息,人们惋惜万分,说:“唉,这颗巨星将要坠落了。”
随后发出沉重的叹息。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
每天清晨外出散步、做操、打拳,接着跑步、游泳、爬山……“生命在于运动”,雨果慢慢地恢复了健康,体质逐渐增强了。它获得了充沛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直到晚年,仍创作不懈。60岁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文学名著。
80岁那年,写成了戏剧《笃尔克玛》。雨果逝世于1885年,活了84岁。
听说雨果40岁得了心脏病,却最后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这真是个奇迹!” 奇迹怎么来的呢?体育锻炼!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联系短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雨果( )心脏病恶性发作,( )并不悲观。 (2)雨果(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体质逐渐增强。
3、给第一自然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在于运动”的理解。
5.我能想象出:“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句中省略号所省去的内容可能是: 天 鹅 的 见 解 一匹骏马在湖边饮水,一条鲤鱼在湖里吹气泡,一只雄鹰在湖面上空盘旋。 雄鹰一会儿直冲云霄,一会儿滑翔下来,不屑一顾地对骏马和鲤鱼说:“天空广阔无比,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是多么快活呀!” 骏马毫不示弱,绕着湖边转了一圈后说:“我既可以日行千里,驰骋疆场,又可以在无边无际的草原悠闲地散步,我的生活其乐无穷。”
鲤鱼一会儿钻到水里,一会儿浮上水面,摇头摆尾地说:“瞧我这水晶宫,既安全又舒适,你们谁能比? 一只天鹅飞来了。他对大家笑了笑说:“我习惯在天空中飞翔,常在陆地上散步,喜欢在水中游泳……这些地方不错。
我们都用各自的方式在自己的环境中生活,都很快乐,何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呢?” 听了天鹅的话,雄鹰猛钻进了云霄,骏马红着面孔撒蹄就跑,鲤鱼则一下子躲到水底…… 1. 看到短文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读短文,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 答案: 2.天鹅的见解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5.读了短文,你对“快乐”有什么新感觉?请写下来。 等级 综合实践 习作天地 同学们,任何事物都有第一次,如:第一次站在众人面前说话;第一次挨了老师的批评;第一次说了谎……请你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我读得迅速标准,写得整齐又漂亮。
(3分) fèi tiě guō xián dào bào ( )腑 ( ) ( )弃 ( )窃 ( )炸 二、火眼金睛辨错字。(先用“—”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再把正确字的写在括号里。)
(6分)安然无样 ( ) 偶断丝连 ( ) 风期雪压( )庞然大误 ( ) 满腔努火 ( ) 搏物馆 ( )三、我能照样子进行词语接龙。(6分)例:暑假—→假期—→期末—→末尾判断—→( )—→( )—→( )噪音—→( )—→( )—→( )四、我是小医生,一定能治好它们的病。
(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1、他们迈着轻快的步子担着沉重的货物在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2、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热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五、我知道先要比一比,才能把近义词准确地送回家。
(4分) 疼爱 热爱 1、尽管他们身在海外,但他们都非常( )自己的祖国。 2、( )她的奶奶永远地离她而去了。
锋利 锐利 1、农忙时,他总是拿着( )的镰刀帮妈妈收割水稻。 2、小偷虽然很谨慎,但还是逃不过警察( )的眼睛。
六、动脑筋,把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7分) 1、孔夫子搬家—— ( ) 2、隔着门缝吹嗽叭——( ) 3、,只怕有心人。
4、滴水能把石穿透, 。 5、春风能 ,和煦催 。
裙裾微动摇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一、细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15分)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 líng lóng tī tòu (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 hóng wěi (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藏”字是( )结构,部首是( ),除部首外有( )笔,在文中,它应该取读音( )。
(2分) 2、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3分) 3、圆明园中建造了许多风景名胜,最具代表性的有 (4分) 4、用“———— ”划出承上启下的句子。
(2分) 5、圆明园中收藏的历史文物有: (3分) 6、你喜欢圆明园吗?为什么? (1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仁 爱 无 价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 )无儿无女,( )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
因此,老人(宣告 宣布 宣传)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 )这是栋有名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
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是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 高升 提升 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
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
“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 诚实 诚意)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
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青年以 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想成真。
1、在文中的(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2、用“——”画出括号内最准确的词语。
(3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满目忧郁( ) 梦想成真( ) 4、联系上下文,就文中画线句子回答: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3分) 5、这位青年为什么能赢得住宅的购买权呢?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话。
(2分) 6、用“——“画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句子。(1分)你想对文中的那位衣着朴素的青年说些什么话?(2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一、小练笔:(5分) 在学校集会时,有些同学不遵守纪律,私下讲话,把当时你看到的现象记下来,并发表你的看法。
二、习作(35分) 读了《仁爱无价》后,你一定有许多感想。请你结合社会实际(或自己的实际)写一篇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想法。
字数在350字以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好文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站长删除